谋划了5年才诞生的一支并继竿
西门大官鱼 2019-05-19 20:28:30萌生做一支竹并继的念头是在2013年,那时自己正在越南胡志明市工作,先是迷上钓鱼,随后又掉进了DIY坑中不能自拔,除了做做浮漂,还开始用竹子或其它一些天然材料DIY些竿挂啊抄网杆啊之类的渔具,在网上翻资料的时候看到了日本的竹并继,于是,做一支竹并继的念头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萌发出来,无奈当地没有适合做并继的竹子,所以这个念头就埋在了心底,不了了之。
某天出钓,钓着钓着,坐在旁边的一位当地钓友主动过来打招呼,于是闲聊起来,原来是被我做的竹架杆吸引了......
渐渐的,我们成了朋友,经常一起钓鱼,在我的感染下,他也情不自禁顺其自然理所当然的掉进了DIY的坑。
某天我俩吃饭聊到日本的竹竿,聊得那叫一个激情四溢呀,很不得拿着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就地撸支并继竿出来,呵呵,转念一想,妈蛋,在越南找不到适合做鱼竿的竹子呀这可咋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手难撸无竹之竿。跟他说我们中国国内有一种竹子很适合做竹竿,要不要倒腾一些过来?一番计算成本运费,觉得可行,当场拍板,他订三套,我订三套。于是某宝下单,开始各种折腾跨越几千公里跨国物流运到了越南。
千辛万苦弄过去却没激情开工了,因为静下来仔细一想这做支并继可真它喵是个大工程,妈的,什么扭先,什么玉口,什么大漆,什么做透,什么蚕丝,什么金箔,什么变涂,什么荫干,什么什么什么鬼那么多工艺.......吓死了!
跨越几千公里运过去的竹子角落一丢,扭头钓鱼去了。
然后15年辞职回国了,又跨越几千公里把这几套竹子给带回了家,又跨越近两千公里和我来到了杭州,又在角落里尘封起来。
话说这可是跨过山和大海出过国的竹子。
直到2017年,某天,即是心血来潮,又是万事俱备时机成熟,终于下定决心,开干。
之所以说心血来潮是突然想开工了,而万事俱备时机成熟则是因为需要运用的工艺都掌握了。
做事要有仪式感,而且 怎么可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呢,怎么着先得设计一番,操作着不专业的软件倒腾了好几天,各种测量设计修改,终于定稿。
杆体上的段卷装饰长度分布距离等经过反复测量计算修改调整,为的是插接后还保持一样的分布状态。
效果图,非专业软件制作,效果有点渣,大家将就看。
设计图所呈现的效果,相应的工艺已经提前做了学习总结和试验验证,比如长的装饰段卷,本来是打算做撞色斑点加上金箔设计的,于是期间做了几双筷子,同时也用练手竹子做了试验,以便了解及掌握大漆的操作工艺。
筷子,运用的是变涂工艺,贴金箔的工艺也同时进行了验证,只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没有上多色多层大漆而已。
把手的设计是运用做浮漂时创作掌握的工艺,也提前在小物竿的把手上试了一下手,效果还是挺惊艳的。不过最终因为自己审美的轻微变化,最终在成品上进行了调整,并没有原样照搬。
用商家送的练手料试试玉口的工艺,缠的是蚕丝线,上的是纯正大漆,为什么竹并继竿就非要用大漆呢?!大漆那么麻烦,干得又慢,还容易过敏【不过我不过敏,看来是天生做这个的料 哈哈!】,那是因为竹子从开始制作到做成成品并继竿的整个周期里要火烤校直很多次,而且做成成品后在日后使用保养的时候也需要火烤调整直度,而大漆就是相当耐高温的一种涂料,能经受住调直时火烤的温度而保持稳定,所以制作竹并继竿选择大漆那是最明智的也是最理所当然的。
最后把这个验证工艺的练手料继续做了深加工,做成了个挂坠,也算物尽其用。图片渣,实物很亮眼,被小姨子要走了。
原材料,三本九尺,厘竹,削先,竿稍在手把节里,没拿出来。买的是已经初步加工过的材料,商家已经初步调直,手把节做了通节扩壁,配了木制把手,这组材料基本对节,外观也没什么瑕疵,算比较满意。
接着就按照设计,运用已经验证过的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竹子放了挺久,微微弯曲,先调直一遍,这里没记录,拿一支小物竿的图片做说明。
调直板几十块钱,没买,自己找了条装修用的木条,一个小时捣鼓完成,一个调直板上集成三种直径,使用起来还挺方便。
然后玉口缠蚕丝线,调漆滤漆上大漆。
(玉口缠蚕丝线调漆滤漆上大漆)只有13个字,但是这13个字背后,可能需要耗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圆弧雕刻刀处理芽眼,此处必须胆大心细,既要用力又要把力气控制住,不用力挖不动,控制不住力量雕刻刀一滑很容易把竹子刮花破相。
玉口制作过程没记录,反正是特别考验耐性。
接着大漆段卷装饰,上金箔,纯金哟,哈哈。不过最终因为没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又全部打磨掉了,心累。
继续上漆,朱砂大漆,当然,上大漆用的发刷也是自己做的,用的是老婆的头发,不知道发刷是什么的自行百度咯。
经过漫长的反复的上漆打磨上漆打磨上漆打磨..........之后,终于可以开始推光了。猴急猴急的,推光把大拇指推出了个水泡。这里只是推光段卷上的大漆,此时竿体还没上漆,推光完成后才开始进行竿体上漆,透明大漆工艺,在竿体上超薄的大漆,上十几遍,上一遍荫干一天,光竿体上漆就要半个多月,太复杂,不展开来讲了。
终于完成,此时是2018年6月,距离开工已经是3个多月后了,而距离萌生自制竹并继想法的那刻已经过去5年……
和设计图大体一致,细节略有区别。
出钓的时候拿出来看了下户外光线下的样子,挺骚气,没准备线组,所以也没试钓。
这张看得比较清楚,手把节和二节上的装饰段卷在没插接前位置是对称的,在插接后是均匀分布的,这就是没开工前反复测量设计所要达到的效果。
盘腿党?!不是的,平时我钓鱼就一把小凳子,什么钓箱架杆鱼护拉饵盆抄网,通通不带,开饵盆就外卖塑料碗,鱼,现钓现放,或者临时放在那个泡沫箱里,收钓时再放流,像这样。
细节图,拍这组照片的时候把手还是磨砂面效果。
过渡区做了点金箔效果。
后来觉得把手和竿体的光滑水亮不太搭配又重新给撸成镜面效果。把手做的是缥缈烟云的效果,还算满意。
手把节和二节的装饰段卷是对称的。
全图。
竹竿堵。
玉口特写。
芽眼,贴纯金箔。
配个图让大家了解下画芽眼的过程,用的笔是莳绘用的山猫毛笔,鼠毛笔更好。这只笔杆也被我用来试验大漆工艺了。
竿稍小辫,就喜欢做得精细精细的,每个小细节都力求做完美,让我做粗糙点估计我还做不来。
竿稍和二节插接部位。
二节和手把节插接部位。
全图。
小物竿和面条竿也上个镜
最近去试钓了一下,起得比鸡早,平时睡到8点钟还得闹钟闹8遍才醒,出钓定了4:30闹钟结果4:20自然醒,钓鱼人也是奇葩,慢悠悠到钓点太阳刚升起。
阳光下的颜色真亮眼。
为了拍些照片留存,所以今天临时做个盘腿党。
刚双飞,竿稍有点疲软...疲...软.......
竿稍是大茶杆竹削先,做了扭先处理,但是恢复性还是不如意,可能是原材料品质不够好,也可能是火烤火候不够。有一条四拼竿先料,但因为是第一次做并继,怕没经验做坏浪费了,所以四拼先留着没使用。
扭先,注意看纤维变化。
最爱的架竿头 之一,金箔装饰,露个脸。或许改天可以专门发个架竿头的帖子。
全是小小鲫,太小了,试不出个所以然,钓了一个小时,开始走水,最讨厌钓走水,就撤了。
回到家夫人刚起床,来份美味早餐配拿铁,那么巧的手(自恋一下),咖啡拉花自然不在话下,夫人近期不喝咖啡,所以只做了一杯。
这杯发挥好一些 哈哈 臭不要脸的在垂钓圈晒咖啡。
总结:第一次做竹并继,自我感觉做成这样也还算可以,当然,有很多地方还可以改进,还可以做得更完美,以后再做的时候再改进吧,下次再做涂装上争取做得特色鲜明一些,有时间了再捣鼓,做鱼竿太费时间精力了。
虽然暂时不再制竿,不过对制竿技术的学习和记录不会停止。
因为不在竹材产区,没办法亲自采竹,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要知道竹并继调性基本完全就是原材料决定的,不能亲自采竹就意味着无法掌控调性,这点太难受了。
更新:刚才查资料意外发现我老家(广西南宁一个小县城)有个山区产箭竹,离我家还挺近的,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哪天回家要亲自去看看。现在看到竹子就馋,跟熊猫似的。
接下来,安心专心尽心工作,争取财务自由,如果那一天到来了,一定建个工作室,做各种手工渔具,想想就开心。
大家 再会!
以上文章提到
DIY找钓场、渔具店、查天气专为钓鱼人开发的APP
- 钓友回复
-
钓鱼钓娱不钓渔 1楼
这个厉害了!大手笔!大师级!
很久以前 枣庄
-
沈大大大锤 2楼
沙发?
很久以前 南京
-
该用户违规已被封号 3楼
这个真的是精工之作,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钓友的专注度和超强的耐心,这是匠人的心血!已经超越了钓具的范畴,这是工艺品!佩服佩服
很久以前 杭州
-
我想去钓鱼可是没有时间 4楼
佩服佩服
很久以前 长沙
-
双林菱湖灬花哥 5楼
沙发,厉害了
很久以前 湖州
-
杭州木门安装 6楼
这个地方是不是海达北路
很久以前 杭州
-
小幸运雪落 7楼
厉害
很久以前 信阳
-
钓不钓我的事丶鱼吃不吃他的事 8楼
厉害
很久以前 湘潭
-
百慕大餐条 9楼
钓鱼人当中的杰出工匠!
很久以前 杭州
-
祈祷不空军_jsuwbskdi 10楼
极品
很久以前 上海
-
已步入中年 12楼
巧手天工,
,期待你的工作室!
很久以前 杭州
-
王大毛钓黄尾 13楼
顶你上精华
很久以前 杭州
-
V难得不空军V 14楼
大师摩拜啊!手工活精湛,这是钓鱼到了另外一种境界
首页见
很久以前 杭州
-
两生两生两 15楼
大哥,收下我的膝盖,你是我见过最牛逼的diy之人,快赶上我看过的日本并继竿制作记录了
很久以前 杭州
-
281484w 16楼
来了
很久以前 达州
-
朋友aadd551183 17楼
[赞]
很久以前 长春
-
野钓日记_子凌 18楼
宝物代代相传
很久以前 广州
-
天气预言家 19楼
活得很纯粹!赞 必须上首页
很久以前 长沙
-
签个到还卡屏 20楼
厉害啊!业余爱好成大师。
很久以前 武汉
-
江左冉渔郎 21楼
钓鱼界鲁班奖得主
很久以前 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