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吃铅量的浮漂,自重越轻的浮漂灵敏度更高?
bj_钓者89君 2021-01-15 11:06:58最近在琢磨浮漂,同等吃铅量而不同材质的浮漂之间的灵敏度比较是个老话题。答案是一般来说,自重越轻的浮漂越灵敏。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大致可以认为,吃铅量=浮漂漂身浮力-浮漂自重。要想保持吃铅量相等,那么自重大的浮漂就要加大浮漂浮力,而浮漂浮力与浮漂的体积成正比。因此,自重大的浮漂体积必然大。
在漂尾粗细相同的情况下,考虑到浮漂在水中运动,受到的水阻力主要与浮漂粗细相关(在此忽略浮漂表面积所产生的摩擦阻力),那么,漂身体力越大,浮漂的最大身径一般来说就越大,浮漂运动时水阻力也就越大,造成浮漂灵敏度下降。
第二个原因是,根据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浮漂通过线组,受到鱼吃口的吸力,改变静止惯性,开始运动,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就像同样马力时,摩托车比汽车提速快。吃铅量相同,浮漂的自重越轻,整套线组的自重也就越轻,浮漂动的越快,因此实际作钓中,感觉也就越灵敏。
这些天系统的看了不少大师和知名钓友讲漂的视频,甚至还恶补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物理课程,感觉大家对浮漂的探求热情真是高涨。
通过学习和实验,我感觉:如果将浮漂在水中的运动的全过程按照流体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对于一般钓友,没必要台钻牛角尖,抓大放小,注重实战即可。
另外,不得不说,目前我们听到的有些大师关于浮漂的说法来源于经验总结,结论是正确的,但论证的过程可能不很经得住推敲。还有一些视频博主,存在主观臆断甚至以讹传讹的情况。
目前正在着手把一些自己针对不同浮漂进行实测的数据制作成视频,分享出来。不过平台还不支持30秒以上的视频上传,或许会注册一个其他平台的账号吧。
新春将至,祝大家大吉大利,多提宝贵意见。
以上文章提到
调漂找钓场、渔具店、查天气专为钓鱼人开发的APP
- 钓友回复
-
喜欢野钓库钓的杜雲少 1楼
受教了
很久以前 枣庄
-
bj_钓者89君 2楼
喜欢野钓库钓的杜雲少:受教了
很久以前 北京
-
钓鱼者大吉大利 3楼
学习
很久以前
-
nandt 4楼
很久以前 南充
-
渔乐其中66 5楼
很久以前 荆门
-
zheren430 6楼
是不是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就越不灵敏
很久以前 岳阳
-
淡定是金吗 7楼
现在觉得牛顿应该也是个钓鱼大师
很久以前 宁波
-
半水调了个漂 8楼
作为一个晚上看卫星图找水源、找钓点的野钓爱好者来说,这种所谓的调漂没多大的用处!黑坑从没钓过,不知道——开始用烟漂、大鱼、爆护常见,学会立漂调漂以后——鱼获是每况愈下,到现在我又想用烟漂了个人觉得立漂无非是钓小鱼用处大,特别是接口、顿口!但是野生水域的大鱼一般都是黑漂、或者拖着走——烟漂看起来就特别明显,提竿就不会跑鱼……所以我认为对于我们这种喜欢野钓的人来说,这种立漂的调漂反而影响鱼获
很久以前 桂林
-
买彩票就为了可以天天钓鱼 9楼
学好物理化走遍全天下。
很久以前 深圳
-
bj_钓者89君 10楼
淡定是金吗:现在觉得牛顿应该也是个钓鱼大师
我觉得也是
很久以前 北京
-
bj_钓者89君 11楼
zheren430:是不是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就越不灵敏
理论上看,鱼吃口时,浮漂从静止到向下运动的初始阶段符合你说的情况。我理解的浮漂“灵敏度”,就是动作的及时性和动作的时常及幅度。
很久以前 北京
-
bj_钓者89君 12楼
买彩票就为了可以天天钓鱼:学好物理化走遍全天下。
就是没学好啊
很久以前 北京
-
搏青草鲤鲫 13楼
应该是芦苇漂最灵敏
很久以前 上海
-
小莫哥玩野钓 14楼
学习
很久以前 阜阳
-
bj_钓者89君 15楼
搏青草鲤鲫:应该是芦苇漂最灵敏
那可不一定
很久以前 北京
-
__学前班__ 16楼
楼主正解,和我的观点一样,包括大家都说的芦苇浮漂最灵敏这个观点和楼主也是一样,接近的漂型,相同的吃铅量,相同的漂脚漂尾直径,芦苇肯定没有纳米好。
很久以前 深圳
-
转眼yi陌路 17楼
调好了基本差不多,10元三支的浮漂我也爆护过,太追求灵敏是错误的,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越贵的越灵敏,几十支漂用着顺手的也就两三个,灵顿多半在于调小半在于材质做工。
很久以前 苏州
-
bj_钓者89君 18楼
__学前班__:楼主正解,和我的观点一样,包括大家都说的芦苇浮漂最灵敏这个观点和楼主也是一样,接近的漂型,相同的吃铅量,相同的漂脚漂尾直径,芦苇肯定没有纳米好。
那可不一定哦,芦苇漂比纳米要清吗?
很久以前 北京
-
元百一123 19楼
说了当没说
很久以前
-
哎呀哦哦豁 20楼
欧克
很久以前 重庆